2023男篮世界杯在哪举办
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2023男篮世界杯在哪举办 > 新闻动态 >

欠中国15亿美元不想还,乌克兰竟要拉达授权暂停,真打算赖到底?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03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28

有人说\"欠债还钱天经地义\",但乌克兰似乎想重新定义这句话,15亿美元欠了中国13年不还,现在还想以\"战争不可抗力\"为由继续拖下去。

这究竟是穷途末路的无奈之举,还是精心设计的赖账策略?当一个国家的信用彻底破产后,等待它的会是什么?

粮食骗局

2012年的冬天,中乌之间签署了一份看起来很正常的贸易协议。中国进出口银行向乌克兰国家食品和谷物公司提供15亿美元贷款,专门用于对华粮食出口。协议条款清晰明确,看起来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。

然而,钱一到账,乌克兰就把6190万美元的粮食转卖给了瑞士,2630万美元的粮食卖给了埃及,实际交付给中国的农产品只有18万吨,还不到协议金额的10%。

2014年,中方忍无可忍,向伦敦高等法院提起诉讼。但这场官司一打就是11年,乌克兰总共只还了1.15亿美元,其中本金7500万美元,利息4090万美元。算下来,还欠着超过14亿美元的本金。

到了2024年8月,泽连斯基直接签署总统令,宣布暂停偿还所有外债,还把中国贷款与马达西奇公司45亿美元的索赔案强行捆绑在一起,美其名曰\"战争不可抗力\"。

这套操作下来,乌克兰基本上就是在告诉全世界:我们不仅要赖账,还要理直气壮地赖账。

被战争拖垮

2025年,乌克兰的公共债务攀升到了1800亿美元,占GDP的比重高达110%。什么概念?就是说他们欠的钱已经超过了全国一年的生产总值。

更可怕的是,他们每天新增的负债约1.67亿美元,这意味着每过一天,债务雪球就滚得更大。

战争这台绞肉机不仅吞噬着人命,也在疯狂吞噬着国家财政。军费开支从战前占GDP的4%飙升到了60%以上,为了填补这个天文数字般的军费缺口,乌克兰政府开始挪用教育和医疗预算。

2025年,乌克兰需要支付的外债利息就高达90亿美元,这相当于他们财政预算的一半。而他们的预算赤字高达350亿美元,其中近一半都要靠西方援助来填补。

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已经把乌克兰的主权信用评级降到了D级,也就是违约级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全世界的投资者都认为借钱给乌克兰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。乌克兰的国家融资能力已经彻底冻结了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乌克兰政府面临的选择其实很有限:要么继续借新债还旧债,要么干脆破罐子破摔,直接赖账。而从他们的行为来看,显然选择了后者。

赖账也要讲政治正确

乌克兰的赖账策略并不是一视同仁的,他们采取了一种极其精明的选择性履约策略,简单来说就是:看人下菜碟。

对西方债权人,乌克兰依然是唯唯诺诺的。尽管欠着欧美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务,但他们仍然按时支付利息,优先履行债务义务。毕竟,这些都是现在的金主爸爸,得罪不起。

但对于其他债权人,乌克兰就没那么客气了。比如对冲基金手里的26亿美元GDP债券,乌克兰直接拒绝支付,乌克兰财长马尔琴科甚至公开称这些债券过时了。这话说得够直白的,基本上就是在说:我们不认这个账。

对中国更是如此。15亿美元的贷款被乌克兰列为次级选项,意思就是排在还债优先级的最后面。他们甚至试图把这笔债务与马达西奇公司的索赔案强行捆绑,企图用一个案子抵消另一个案子。

乌克兰很清楚,现在支撑他们继续打下去的是西方的军援和经济援助,所以西方的债务不能赖,但其他国家的债务就可以先放一放。

更关键的是,乌克兰已经把家底都抵押出去了。西部未开发的矿产抵押给了美国,黑海港口的经营权让渡给了欧盟,中方的债权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成了次级选项,缺乏实质的抵押物。

赖账一时爽,重建火葬场

乌克兰的这种\"暂停还款\"策略,本质上是在用国家信用做赌注,赌的是短期生存。但这种做法的后果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。

世界银行估算,乌克兰战后重建至少需要4110亿美元的资金,这个数字是他们目前GDP总额的2.8倍。

问题是,当乌克兰把矿产、港口、技术资产都抵押出去之后,战后重建的筹码已经所剩无几了。每个新出生的乌克兰婴儿现在已经背负着4.2万美元的国债,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乌克兰家庭两年的收入。

中方也不是没有反制的牌可以打。

首先,可以将15亿美元贷款与马达西奇45亿美元索赔案捆绑处理,但条件是乌方必须以黑海港口特许经营权、第聂伯河水利项目控股权等战后重建的优先权来抵债。

其次,可以联合那些同样被乌克兰拖欠债务的全球债权人,比如被拖欠26亿美元的对冲基金,大家一起施压。

第三,中国仍然是乌克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粮食出口市场,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贸易政策来施压。

更重要的是,中国手里还握着法律武器。伦敦法院的诉讼证据都在,而且中国还有新成立的国际调解院提供争议解决平台。

在资源层面,全球粮食供应链也在重构,中国已经转向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粮食,这大大削弱了乌克兰\"粮食牌\"的价值。

当乌克兰议员轻飘飘地说出\"暂停还款\"这四个字时,他们典当的不仅仅是15亿美元的债务,而是战后重建时代唯一能够依赖的国家信用。

现在的基辅财政部官员每天都在为今年90亿美元的利息支出焦头烂额,敖德萨港的起重机在海风中锈蚀,而每一个乌克兰人民都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枷锁。

当一个国家开始选择性地履行债务义务时,它实际上是在告诉全世界:我们的承诺是有条件的,我们的信用是可以交易的。但历史告诉我们,信用一旦失去,重建起来的代价往往比原本的债务更加昂贵。